【清明节来历】何以而来?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周朝时期,古人就有祭祀祖先的习惯,后来演变成祭祖和扫墓两大活动,传承至今。

据传,清明节最早是为了祭祀一位神话人物——介子推。相传他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的贤臣之一,助楚庄王地位稳固,但遭到了贵族的陷害而被迫自缢,于是人们开始纪念他的忠诚、节操、聪明才智。后来这种纪念逐渐演化成为清明节,也成为了祭祖活动的一部分。

在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统一,成为了清明节的前一天。《清明上河图》中便有寒食节的描绘。重阳节和清明节一样,都是阴阳转换的的关头,古人认为这时候阴阳交汇,鬼神为非作歹,会对人类带来灾厄,所以扫墓祭祖逐渐成了这两个节日的重要活动。

如今,清明节已经不仅仅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还成为了重要的环保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除了扫墓,还会植树、放风筝、挂孔雀台等活动,让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充满新的意义和内涵。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