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航空破产(海南航空破产:背后的制度和市场分析)

在11月25日的晚上,海南航空沉重的消息传来,公司已经正式宣告破产清算,成为2021年第三家、也是国内航空业近70年来第八家破产航空公司。与此同时,国内航空业正在迎来实质性的变革,这是制度和市场双重因素催生的结果。

海南航空是中国最早走向国际市场的民营航空公司之一,曾经是中国南方地区的航空业代表,也曾是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然而,海南航空在此前几个月便已经暴露了诸多问题,如航班过于密集、航线过于单一、运营效益较差等等。那么,海南航空的破产,又有哪些制度和市场的背景呢?

取证和航权交易难题

随着破产的消息传出,对大家最关注的自然是海南航空的巨额债务问题。据报道,海航债务高达4000多亿元,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购买了大量的飞机和楼宇。海南航空此次破产,更有可能将触发海航集团的债务违约风险。

如果说这只是一家在市场上经营不善的航空公司,那么问题也不会那么严重。但是,海南航空背后就涉及到更加复杂的制度和市场因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法律环境下取证非常困难。有报道称,海南航空一些重要文件之前被销毁或者迷失了,这极大地影响了破产清算的进程。此外,中国航权市场目前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出售航权的过程依旧存在相当程度上的行政干预,这让海南航空的部分资产无法变现,进一步加大了其破产的难度。

市场竞争加剧

当然,破产也是市场天然的筛选机制,市场活力也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不得不承受经营风险,同时国内外融资环境的变化以及政策变革等因素也都在不断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在中国航空市场中,市场份额仍然被三大航空集团所垄断,而航空业的竞争也是日益激烈。意味着,对于像海南航空这样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面临的挑战也会更加严峻。

事实上,海南航空的破产,也预示着航空业正在向资本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在此前,盈利不足也让很多的国内航空公司深受压力。加之疫情的影响,在航空业火爆以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下沉。新的时期,需要更加理性的市场竞争、更加健康的产业链布局。中国航空产业,需要更加开放和规范,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和创新力。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