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齿孔的故事(邮票齿孔的故事:历史悠久的邮票背后的故事)

邮票被誉为小小的文化使者,也是一些人收集的珍品。而邮票上那些小小的齿孔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常见的邮票一般都会有两对小小的齿孔,齿孔的作用一般是为了方便分离邮票,防止粘合和防止再生产。但是,早期的邮票的齿孔数量和排布并不统一。随着时间的推移,邮票齿孔的数量和排布变得越来越统一了。

在邮票诞生的最初期间,由于手工操作并不方便,为了防止邮票重贴、复制,当时的邮票上是没有齿孔的,这也给邮票的制作、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直到1847年,英国邮政部门的戳记专家亨利·阿帕比(Henry Archer)发明了齿孔工具,邮票上才有了齿孔。可是,这时候齿孔的数量和排布却没有统一。1839年英国率先在邮票上加上了齿孔,只是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有一个齿孔。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邮票齿孔的数量和排布变得越来越合理。直到1885年12月, 各国在瑞士的谭恩会议上,经过协商最终确定了国际性的邮票制作标准,就是一个邮票上要有两组完全垂直的齿孔,来便于邮票的分离。这是至今所有邮票设计的齿孔统一标准。

相关信息